四川盐亭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站点介绍
盐亭站历史沿革概况
作者: 盐亭站 更新时间: 2014-12-03

 紫色土是四川盆地最重要的耕作土壤资源,主要位于四川盆地丘陵区,该区人口密集,农耕活跃,历来是四川农业的主体。区内紫色岩层风化作用强烈,紫色土抗蚀性弱,山地、丘陵地形破碎,资源与环境压力大,加之河川密布,长江及其支流自西北向东南贯穿,一直延伸至夔门,对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显著,可谓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最前缘,对长江流域生态安全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重大的直接影响。  紫色土及其农业利用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中外学者,早在上世纪30年代,我国老一辈土壤学者余皓、李庆逵、席承藩等和美国学者梭颇(J.
Thorp
)就开始关注并着手进行研究。50年代前苏联学者科夫达对紫色土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曾在“中国土壤与自然条件概一书中专章论述。对紫色土研究呕心沥血、奉献终生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侯光炯教授,在大量研究了紫色岩成岩特性、风化成土和农业特征基础之上,提出了土壤生理性”、“土壤肥力生物热力学水田旱地自然免耕技术等新观点并获得了璀璨的成果。

 1978年成立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土壤研究室,侯光炯院士(学部委员)兼任土壤研究室主任。1978-1983年,在侯光炯院士学术思想的指导下,用地理学、生态学的观点,对四川盆地紫色土进行了广泛的研究。1979年起又陆续调入中国科学院重庆土壤研究室的部分人员,加强了成都土壤室的科研力量,同时也有了中国科学院盐亭农业生态站的起步。中国科学院盐亭紫色土农业生态试验站(简称盐亭站)是从中国科学院成都土壤研究室的农业生态组发展起来的,自1975年始就在全川选点开展川中丘陵区农田生态典型研究,最后因盐亭县林山乡工作出色,地方政府支持,在1978年基本确定盐亭县林山乡作为试验点,此为盐亭站的雏形。       盐亭站于1980年正式建站,最初依托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土壤研究室,后隶属于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盐亭站建站后的定位即确定为面向粮食安全、水环境安全保障与长江上游生态环境建设的国家战略需求,针对紫色土水土流失、旱地农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退化和农村生存环境恶化等问题,开展了以四川盆地丘陵区紫色土农田生态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基础性、战略性的试验与观测研究。经过十余年的艰苦努力,盐亭站在科研和示范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所推出川中丘陵农田生态系统研究旱地聚土免耕耕作技术等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1991,盐亭站被批准进入中国科学院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1993年世行贷款项目中国科学院盐亭紫色土农业生态站建设正式实施,通过该项目的实施,盐亭站的试验设施与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野外监测工作逐渐规范化,随后在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的支持下,盐亭站的科研、监测与示范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05年经过遴选,成为国家级重点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被命名为四川盐亭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007年,成为水利部首批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命名为四川盐亭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

版权所有: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 京ICP备05002838号-58
Email: yga@cern.ac.cn TEL:028-85235869 技术支持: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 •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