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盐亭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站点介绍
站点介绍
作者: 综合研究中心 更新时间: 2007-05-18

建站时间及历史沿革
  
   中国科学院盐亭紫色土农业生态试验站(以下简称盐亭站)(附图1)的科研考察工作始于1972年,1980年正式建站,隶属于中国科学院成都土壤研究室,1991年根据中国科学院改革“三定方案”,随成都土壤研究室并入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1991年批准进入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2005年经过遴选成为国家生态与环境野外研究站。2006年被水利部批准成为第一批水利部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

自然概况

盐亭站位于四川盆地中部偏北的盐亭县林山乡(105º27E31º16N),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均温17.5℃,极端最低温-4℃,极端最高温39.5℃,≥10℃的年积温5502℃,年均降雨量826mm6-9月降雨量518.3mm,雨热同季,年日照时数1322.8小时,无霜期290天。

试验区海拔360-600m,相对高程100-200m,属中深丘地貌,丘陵多为长岗状,沟谷切割较深,谷宽50-150m,比降1/100-1/300;坡地为自然的近水平台状梯地,平均坡比1:3-1:10;出露岩层为侏罗系上部蓬莱镇组、白垩系底部城墙岩群紫色砂泥岩,岩层倾角5-10°,裂隙发育,沉积疏松,易风化成土;土壤为碳酸盐紫色土,富含PKMnZnMo等矿质元素,土壤质地为沙壤土,土层从坡顶到沟谷在20-100cm之间,坡地平均土层为60cm

本区主要植被类型为散生柏木(Cypressus funebris)疏林,其他散生乔木有油桐(Aleurites fordii Hemsi)、香樟(Cinnamomum)、黄连木(Pistacia Chinensis)等;常见的灌木有巢丝花(Rosa roxbughii)、小果蔷薇(Rosa cymosa)、马桑(Coriaria Sinica)等;林下植被为黄茅草坡。自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本站与盐亭县政府开展桤木(Alanus Cemastogyne-柏木混交林试验示范以来,试验区已在700公顷的荒山上建造了成片人工桤-柏混交林,森林覆盖率达40%,桤柏混交林已成为四川盆地丘陵区人工林的主体林种。已开垦的农田主要作物有小麦、玉米、红薯(甘薯)、油菜和人工桑树等。

社会经济状况(所在县乡经济情况)

本站所处的四川省盐亭县矿产与能源缺乏,工业薄弱,全县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4.35%,农业产值占总产值的52.38%,牧业占36.64%。是一个经济不发达的典型农业县。林山乡土地面积17.5km2,农耕地753公顷,占43%,人工桤柏混交林面积700公顷,占40%。人口密度312/km2,人均耕地0.12公顷,田土比为1:2.04,旱地农业具有特色,旱地主要为小麦-玉米、油菜-玉米或小麦-玉米(红薯)轮作,水田分为水旱(稻-麦、稻-油)轮作和水稻单作。每公顷粮食产量11820kg,其中水稻7650kg,小麦4170kg

代表区域与生态系统

该区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区,具有优越的光、热、水资源。非地带性土壤—紫色土广泛分布在长江上游丘陵地山区,面积26万多平方公里,集中分布在四川盆地丘陵区和三峡库区,面积16万平方公里。代表区域地处中国地势第二、三阶梯的过渡地带(如下图),位于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最前沿,具有特殊的生态敏感性。同时本区人口密度大,人为活动强烈。紫色土土壤矿质肥力较高,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与非地带性紫色土成为最佳农业组合,该区农耕活跃,历来是四川盆地农业的主体区域,也是全国六大商品粮基地之一。四川盆地俗称“天府之国”,以较少的土地养活全国约十分之一的人口(含重庆),而紫色土的高生产力是主要原因之一。盐亭站代表了四川盆地紫色土丘陵区,中亚热带典型紫色土农田生态系统。

在国际、国家和部门中的地位

盐亭站建站历史悠久,属中国科学院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的骨干台站之一,是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长江上游、西南地区唯一的CERN农田生态试验站。盐亭站的紫色土研究独具特色,已有较多的积淀,先后出版了《中国紫色土》(上、下篇)等系列专著,其科研成果为国家在坡地水土保持、长江上游生态环境建设、农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经过进一步的建设,有望在近期建成具有国际水平的长久性科学观测与研究基地、先进科学技术成果试验、示范和推广的基地、优秀科学人才的培养基地和高度开放的国内、国际学术交流基地。

版权所有: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 京ICP备05002838号-58
Email: yga@cern.ac.cn TEL:028-85235869 技术支持: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 •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